貧窮的傳遞-《窮人的經濟學》讀後感

廖璟瑜
Oct 27, 2023

--

意外認識這本書覺得很有意思,旨在說明窮人的經濟邏輯,並不如正常人所想的荒腔走板,然而當我上網搜尋資料,卻聞到一股濃濃窮人因為不努力所以導致貧窮的思維,我想應該和書本表達的不同,所以才動手想要把書本找來看。

先講結論,這不是一本在教你變有錢的書,也不是學會就可以脫離貧窮,然而我在這本書學到很多來自窮人身上的焦慮特質:無法深謀遠慮,其實和一般人面對壓力的反應並沒有不同,相對的是他們始終比有錢人暴露在更高的風險,也更難想到翻身,甚至連自己也相信自己無法翻身,或是根本不懂得自己其實有機會翻身。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雷默(Michael Kremer)、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與杜芙若(Esther Duflo)。

為什麼協助脫貧始終無效?

可能是獲獎者之一來自孟加拉的身份,書中有許多來自於印度鄉村的研究和經濟,各式各樣的實驗,講的是文化、是政治也是人性。作者認真看待這些力圖促進窮困村莊的NGO,耐心地辦理各種實驗,想知道究竟怎麼樣可以讓窮人穩健地脫離貧窮。

兒童的飲食的著重和飲水如何和經濟效益緊緊相連,當鄉村的父母老年沒有保險可支撐時,盡可能地生多小孩,並且傾盡資源灌注在發展最好的小孩身上,變成為保險的機制之一,儘管如此鄉村被遺棄的老人仍不在少數,但我們可以看見經濟效益如何和家庭的性別和資源分配緊緊綁在一起。

雖然殘酷,但也反映出許多早期農業社會的樣貌,作者提到如果是以果園類型需要粗重人力的農園,男孩會很受歡迎;但是如果在需要精細動作的茶園,農家則更傾向擁有女兒,雖然殺害嬰兒是不合法的,但是面對孩童病痛的不作為是比較容易的。

Photo by Omar Elsharawy on Unsplash

比誰都努力變有錢卻缺乏知識與工具

長期處於朝不飽夕的焦慮,也許真的足以透過大腦影響到我們的下面幾代,上述思維仍然可以在現代的家庭裡見到。我們雖然有很多成功者,卻有更多犧牲品,甚至一個家庭孩子的犧牲,可以保全整個家庭多活幾周,聽起來荒謬的思維,在貧窮時卻是延續家族生命的方法。

在台灣的家庭裡,不難看見過許多類似的經驗,那些無條件被犧牲的大姊和小弟小妹,重男輕女中被拋棄的女兒,他們在兒時遭受的痛苦,乃至於為人父母後的的掙扎,都很讓人難受。

他們不願意用上一代對待自己的方式來管教小孩或運作家庭,卻又找不出更好解方,盤根錯節的政治與資源分配,才是家庭中的難事。當自幼被要求犧牲自己照亮兄弟姐妹的個體,不曾被當作一個有思想獨立的主體對待而成長,當他們來到諮商室,希望上天能還他一個公平和尊重,但卻連自己要什麼都不知道,時常在面對自己時感覺錯亂,在和他人的關係中也屢屢受挫。

Photo by Sandy Millar on Unsplash

壓力對決策帶來的影響

看見家人有限性下的選擇與錯誤,並且由自己來做選擇,後續和家人的關係是重要的。然而拆解這一切極其殘酷,但也是因為迎戰這些殘酷,才能知道原來不是自己有問題,也不是自己哪裡特別差,才有機會放自己自由,面對那些不曾學習過的情緒能力,新增那些不曾享有過情緒被照顧的能力,才能重新展開且把握屬於自己的人生。

在書中我們也看到貧困如何讓窮人鄉村的女孩讓自己過早地輟學,只為了儘早幫年長男性生兒育女,以獲得穩定的收入,反而錯過就學投資自己的機會,甚至讓自己暴露在性傳染病的風險中,這一切都和資源貧乏的焦慮感有關,再再顯示資源的貧乏如何將我們的決策引導向短淺的視野。

順帶一提,視野短淺確實是壓力下的反應,無法顧及長時間的支出與獲益,進而讓自己陷入只顧當下的快樂痛苦。

Photo by TopSphere Media on Unsplash

貧窮影響對風險和享樂的感知

貧窮會影響面對風險和享樂的感知,尤其在農村的社區結構,對於穩定的需求特別高,一旦有了錢,比起想像下一餐在哪,不知道下一次享樂的機會在哪變得更特出,而女性更傾向將收入運用在家庭支出上,不知道是否也反映了社會對性別期待的不平衡。

這似乎也可以看見兩三代台灣人中間的縮影,當父母從農村到工廠,卻拼了命地希望小孩能夠待在公務員或大型企業,那的確是父母被成長時最好的希望,卻不被自己的小孩接受。

有時貧窮的害怕和恐懼會代代相傳,即便已經有相對優渥許多的收入,但是下一代也時常會不假思索地內化父母的觀點來教育下一代。

暫結

我想這本書所談論的貧困處境,和台灣當代社會相去甚遠,但是不難見到許多古老且原始的家庭運作邏輯,談資源分配、談犧牲,甚至談的也是最大利益,別忘了養育過程的花費當中,確實時常被和投資相提並論。

但近代的父母,難就難在渴望斷開父執輩的給我們的利益視框與連結,卻不知道從何改起?在日常與家庭的諮商工作中,我們談感受、談情緒、也談界線,這些都是比較從個體出發的分配原則,而不是財務資源的分配原則。

也許因此會犧牲了家族的壯大,或老後安養的穩定性,然而這些期待與失落間如何調整,如何在保護和接觸現實中間取得平衡,才是治療工作中值得反覆思考與討論的。

被犧牲的個體,終究會長大為人,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社經背景和家庭條件的價值體系,並且保持更新的空間,才能細水長流。

Photo by Isaac Quesada on Unsplash

--

--

廖璟瑜

心理師的世俗之眼….一個熱愛心理治療、表演藝術和山的人// 臉書粉專搜尋- 愛和身體在一起 // 工作邀約請寄信至jo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