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療癒手冊-面對憂鬱型症狀-4

廖璟瑜
Jul 26, 2023

--

在憂鬱型症狀中,是最隱微也最漫長的過程,當事人看起來可能與一般人沒有太大落差,但就是長期提不起勁、感覺悶悶的、沒有什麼目標動力、害怕與外界接觸,整個人感覺空空的,並沒有太特出的症狀,也最容易被忽視。

然而也許是懷抱的憂傷耗費太多的心理資源,讓整個人像是在這個世界,又像是不在這個世界。在創傷中,個體會經驗到一種自我界線被侵犯的感覺,本來覺得安全的地方不再安全,恆存的一夕之間遭受破壞,可能是爸爸和媽媽的照料、可能是本來堅固的屋舍、也可能是自己看起來健全的身體,讓個體經驗到一種失控的感覺。

Photo by Hisu lee on Unsplash

人的存在是仰賴著穩定感的,我們知道自己可以朝目標努力,我們可以接近目標,不會一不小心就被甩個老遠。倘若反覆的失去,在我們無法預料的時刻,穩定感會受到震撼,進而動搖人對世界的信任感,或著說是穩定感。

關於解離

為了穩住我們的心靈,會產生「解離」這樣的狀態,書中提到解離包括

「現實感的喪失」以及「自我感的喪失」,前者指的是感覺很超現實或好像活在夢中,後者則是指當你和自己的想法與感覺分離時,覺得他們彷彿都不是自己的。

解離是一種生物的防護機制,他會斷開具有威脅性的經驗和你之間的連結。解離症狀有程度之分,從相對輕微的昏昏沉沉或疲倦想睡、很難專心,到覺得麻木或與世隔絕。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短暫失意或失去時間感。

作者說面對解離最重要的是請你適應曾經遭受虐待或忽視的事實,但在我的治療工作中,我想解離的症狀和當事人在發生創傷當下的心智運作處理能力有關,當你進入治療中,心理師的引導能慢慢帶領你去看見或回憶到更多事件的外部的輪廓,這些不是無所謂的傷害。

而是藉此拓寬你在面對激烈情緒時,透過練習心智化運作增加情緒調界能力,增進對情緒容忍的範圍。經驗上是當你對著創傷而來,其實需要漫長的準備期,幫你更好的活在當下,才有機會回到過去。

Photo by Wesley Tingey on Unsplash

換言之,當你增進上述能力後,回憶過去變得相對安全許多,慢慢發現且練習相信自己是能被聽懂、不是無處可去、是可以安心安全的,才有機會接受當時得要解離的你,不是一無是處的。

羞愧感

書中是這樣子描述羞愧感的,

羞愧感的各點就是認為自己是「不好」的,這種情緒源頭是一種扭曲的感覺,認為自己不配、有瑕疵或是失敗者。…當年幼的孩子得完全依照照顧者來獲得安全感,並和外界建立連結,…如果照顧者會虐待你,就會面臨一項衝突:你的生理趨力想尋求的親密感,給從自己努力逃避的恐懼源頭身上取得。

EMDR的治療師吉姆科耐普博士認為這,這樣的自責感與孩子的邏輯有關

為了避免面對「自己是乖孩子,卻得依賴糟糕的父母」這個可怕的事實,於是製造幻覺將自己想城市「有好父母可以依靠的壞孩子。」

「羞恥感還常常披著完美主義的外衣,…你內化的信念可能是:「必須表現完美,因為父母沒辦法處理我的真實感受。…也許還認為表現「好」就能阻止壞事發生,…為了避免無事生非,或許還會隱藏真正的感受」」

Photo by Steinar Engeland on Unsplash

從上述文字可以看見,羞愧感和完美主義才是維持創傷結構穩固最重要的來源,一種與外隔絕的疏離感和孤獨感。我們不能表達自己、自己是不夠格不夠好的,唯有這樣我才能在環境中安然生存下去。羞愧感也是最常被華人社會引用來管教孩子的信念-「都得表現的最好,否則你將一敗塗地,大家都在看你(我們家)笑話。」

悲傷不是一種病

面對這樣憂鬱型的症狀,他是最隱蔽但也能將人困住最久的症狀。當情緒調節和心智化能力慢慢變好,我們可以理解到很多事情是值得哀傷的,也是值得哀悼的。進入哀悼是一個重要的位置,他幫助們理解過去曾經發生在身上的事情,擁有自己對創傷事件的意義評斷。

接受我們可能會失去,也有可能再度失去,但仍然想要活著,和自己以及環境有有機的關連和接觸,而不是不去想、不去面對或一味地停留在過去,要能夠面對悲傷是正常的情緒反應,在面對失落或失去時的一個過程,他無法跳過也不會永恆。作者在書中提醒到:

釋放創傷記憶有時會讓人感覺自己好像正放掉贖罪的最後一絲希望。…在認知療法中面對創傷,認為扭曲的想法可以透過否認失去的事實或錯怪自己來阻礙悲傷…因為你接受到的訊息是:你必須「堅強一點」,因而學會隱藏痛苦。這些都有礙悲傷的發生。對自己和世界建立更準確的信念,這樣就可以對悲傷發展出更健康的關係,也更能接受要面臨的「失去」這項事實。

Photo by Gianandrea Villa on Unsplash

--

--

廖璟瑜

心理師的世俗之眼….一個熱愛心理治療、表演藝術和山的人// 臉書粉專搜尋- 愛和身體在一起 // 工作邀約請寄信至jo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