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恨?如何離開恨?-《逆轉恨意》

廖璟瑜
6 min readDec 30, 2019

--

在一年即將結束的最後幾天,終於看完「逆轉恨意」這一本書,希望能夠對於台灣明年一月的選舉的各種亂象,能夠獲取一些慰藉的成分。這本書的作者曾任美國福斯新聞的撰稿人,在美國上一次川普獲勝時,感受到錯愕與恨意,因為工作的關係,她不只是母親、女同志、猶太人,也是LGBT的倡議者、川普的批評者,同時作者有機會接觸到社會上和她一樣身為反對陣營的意見領袖,當然在公眾私領域中,一樣遭受酸民的攻擊。那種來自四面八方的惡意,包括作者自己對待他人,究竟是如何被形塑和呈現,我們如何對每天會親切會面的人,包括鄰居和家人,產生如此巨大的恨意?

Photo by Abishek on Unsplash

除了意識形態之外,我們有沒有別的說法?這本書透過幾個學群:心理學、哲學、人類學試圖回答一些來自於文化和族群衝突的問題,包括猶太人、以巴衝突、回教徒、盧安達屠殺,當然包括美國最貼身的白人與黑人的論述戰爭,暴力的程度從文化優越、霸凌到種族屠殺,這些狀況是如何在歷史中發生的?我們不能活上幾百年,但只少能活個幾十年,這些歷史都創造我們,也即將被我們創造,也因此這短短20幾年的近身史,特別值得我們一看。

群體偏見與受害者競爭理論

打從一開始,不論是依附理論(我們傾向就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不論他是什麼特徵給予較高的評價),或是內/外群體偏見,都告訴我們人類的感知和判斷都不是正確而理性的,一言以蔽之當面對自己人(內群體)的惡時,我們傾向歸因於個人因素;面對外群體的惡時,我們傾向於歸因於整個群體的特質,這樣的心態讓我們更容易在網路上霸凌別人,甚至是惡意地將令我們不適的發言行為歸因於整個群體的邪惡。

Photo by Anthony Fomin on Unsplash

另外受害者情結是如此的動人(請見第二章),在以巴衝突或是政治局勢中,不難見到各執一詞地大家都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在以色列心理學家丹尼爾‧巴特爾的「受害者競爭」研究中提到…

雙方往往都相信自己是受害者,為了唯一受害者的身份而爭鬥,可能會提高侵略性,並導致對敵對的外群體採取更激烈的手段。我們深深相信自己的委屈有一個「族群」或是「群體」可以負起全責,甚至可以讓我們遺忘另個群體所遭受的剝奪和遺憾。

恨在哪裡?

捫心自問作者帶來一個瘟疫般的事實,恨在我們心裡。意思是,我們的整個文化有一種信念,讓我們相信自己是被佔便宜、遭受不平待遇才”會遭遇”這些失敗和挫折,有一系列的信念告訴我們要遠離「不祥」之物或族群,這些認知是我們判斷的捷徑,但卻時常引領我們走向冷漠和殘忍,我們相信另一群人和我們不同,他不會和我們有一樣的感受和想法,我們忘了彼此都是人類或說哺乳類,渴望連結、歸屬也渴望愛。我很喜歡書中的一段句子

我們會恨是因為我們覺得遭到了包圍,恨則是我們的回應。不論是恐怖份子或是霸凌者皆然。

與恨和解也是與我們自己和解

在本書的許多故事裡,作者選取了許多不可思議的和解場景,我們不難看見,最痛苦的莫過於背負恨意者,我必須說這其中某些部分似乎有些太過崇高的宗教情懷,連書寫的作者都難掩憤恨不平,但也必須說每個人皆具備寬容與原諒的連結-「這是事實」,在盧安達的殺戮者或是前任種族主義者,可以見到施行殺戮和惡意攻擊的過往,往往使人離鄉背井或是掩藏過去,並不會過的比較好,發現那些曾經被他們惡意詆毀攻擊甚至聲稱應該殺死的人,卻以無比的溫暖友善對待他時,那種無地自容地羞愧足以改變一個人。

作者會許太過片面地選擇了(或是為了安撫讀者)令人瞠目結舌但充滿人性光輝卻又合理到不行的和解場景,但至少那也代表也許有一天,離開對彼此的仇恨不是不可能。我們或許更應該要問:「恨在哪裡?」

其實恨打從一開始就在我們心裡,埋藏在杏仁核裡伴隨著恐懼讓我們向社會學習。台灣很少人在談種族主義,這幾百年來從來就是打來打去,不論是族群間的衝突或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衝突,種族主義確實不是我們土生土長的用語,但是偏見和歧視在我們的社會卻從來沒有缺席過,沒聽過不代表不存在,這些想法如何透過教育與媒體代代相傳,懂得一起恨別人,從來就是成為內群體最簡單的第一課,但是懂得看見別人和內群體一樣,有著令人欣賞和喜歡的特質,更是重要的學習單元。

看到書末或許你不會這麼悲觀,美國高中生們從實驗者的操弄中覺醒,開始質疑實驗者的意圖,從恨意中覺醒是有可能的,只要你願意。最後用書封面開宗明義地文字送給大家做結尾:

愛的相反不是恨,而是冷漠。恨的相反也不是愛,你不必為了停止恨人而去愛他們,你甚至不必喜歡他們,也不必認可他們的看法。你可以繼續保有自己強烈的信念,但面對與你意見不同的人,依舊以禮相待,尊重對方。最終來說,恨的相反是連結。

面對仇恨文化我們該怎麼做

厭倦釣魚式標題嗎?

嘗試看看情緒正確

(自己覺得翻成矯正性情緒較佳)

誠品傳送門

博客來傳送門

--

--

廖璟瑜

心理師的世俗之眼….一個熱愛心理治療、表演藝術和山的人// 臉書粉專搜尋- 愛和身體在一起 // 工作邀約請寄信至joficeliao@gmail.com